可燃氣體報警器的校準是確保其準確性和可靠性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直接關系到生產安全和人員生命財產安全。以下從多方面介紹其校準方式:
一、校準前的準備
環(huán)境要求:選擇一個無塵、無腐蝕性氣體、溫度適宜且相對濕度較低的環(huán)境進行校準。
標準氣體準備:原則上要采用經計量認證與被檢測氣體相匹配的標準樣氣,相同的被測介質所選的標準樣氣不同,報警點也不同。對于烴類混合物,異丁烷為樣氣,其次為丙烷;對于非烴類混合物或爆炸下限濃度的氣體燃燒時產生的熱量相差較多的,需特殊選擇樣氣。
設備與工具:準備好相應的標準氣體、配氣裝置、校準設備(如高精度流量計、壓力計等)以及工具。同時確保可燃氣體報警器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外觀無損壞,傳感器清潔。
二、核心校準步驟
零點校準
將可燃氣體報警器置于清潔空氣中,確保環(huán)境中無可燃氣體。
調整報警器的零點,使其顯示值為零。
等待一段時間(如5分鐘),觀察報警器顯示值是否穩(wěn)定,如有變化,重復調整零點直至穩(wěn)定。
量程校準
將校準氣體瓶連接到氣體流量計,通過減壓閥調節(jié)氣體流量,使校準氣體濃度逐漸升高。
將流量計的輸出端連接到報警器的傳感器接口,使報警器暴露在校準氣體中。
觀察報警器顯示值,當達到預設的報警值時,記錄此時的氣體流量。
將校準氣體濃度逐漸降低,觀察報警器顯示值是否回歸零點。
重復以上步驟至少3次,以確保校準結果的準確性。
線性校準
在量程校準的基礎上,選擇幾個不同濃度的校準氣體,分別進行校準。
記錄每個濃度下的報警器顯示值,繪制濃度與顯示值的對應關系曲線。
檢查曲線是否呈線性關系,如有偏差,需對報警器進行調整。
三、輔助驗證與后續(xù)處理
響應時間測試:通入一定濃度的標準氣體,記錄從氣體通入到報警器顯示穩(wěn)定值的時間,即為響應時間。重復測試幾次,取平均值,確保響應時間在規(guī)定范圍內。
數(shù)據(jù)記錄與報告:校準過程中,詳細記錄校準數(shù)據(jù),包括標準氣體濃度、報警器顯示值、調整量、響應時間等。填寫校準報告,注明校準日期、校準人員、報警器型號、校準結果等信息。
校準周期制定:根據(jù)使用環(huán)境和報警器的性能,制定合適的校準周期,確保報警器的長期穩(wěn)定運行。
可燃氣體報警器的校準工作需要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方法和步驟進行,以確保其在關鍵時刻能夠準確報警,保障人員和財產安全。